行業動態
一:政策扶持
中央政治局于7月30日召開會議,部署了下半年經濟工作,其中“城市停車場”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內容,首次被提及。
其實在2015年的時候,國家發改委就已經下發了《關于加強城市停車場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充分指出要盤活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加快推進信息網絡建設,加大城市停車場建設的腳步,有效去緩解城市停車供給不足的難題。
就在今年7月份公安部和住房建設部發布的指導意見的同期,地方政府也出臺了相關政策,北京市政府頒布了《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條例》,深圳市發改委也出臺了《深圳市停車設施建設專項規劃》,正式提出了停車場“百千萬工程”。
二:“停車難”問題依舊很常見
雖然有政策不斷扶持,但是停車困難依舊非常普遍,車多位置少,停車難問題十分明顯。從反面來看,也是體現出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汽車量出現了爆炸性指數增長。據統計,單就北京市來說,停車位缺口大約在200萬個左右,占比30%,而且短期內無法填平。其他二三線城市的停車位缺口比例會更大,有的城市甚至超過50%。
另外,車位的管理運營制度也造成了停車難問題的加劇。地下停車場的空置率問題和地上停車位的亂停亂放顯得異常沖突矛盾。怎么利用智能化手段去解決是目前很多企業主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三:智慧停車可以解決“停車難”?
智慧停車即停車智能化,收費智能化等。運用車牌識別技術,大數據檢索技術以及電子支付手段去高效地幫助車主進行日常停車,車位租賃等,實現停車智慧化,管理可視化和運營的高效化?;谶@些優勢,智慧停車場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上萬家停車場實現了智慧化停車運營管理,相應的有千萬車主接收了手機找停車位和手機支付的功能。
但是智慧停車場也遇到了很多問題。首要的就是停車基礎設置較為復雜,智能停車場資源的獨占性和稀缺性以及排他性,直接導致利益分配不均;其次是沒有統一的標準來規范實現相互競爭的技術手段。所以如何實現更合適的方式實現智慧停車,將是未來解決城市停車難的努力方向。
- 上一個:回顧歷年停車政策演變
- 下一個:智能停車場系統的國內外發展現狀